

“飲食養生”即是以米、面等主食和魚、肉、蔬菜等副食,經加工烹調——特別是魚、肉、蔬菜等經烹調成為美味佳肴后,利用該原料中原有的營養成份和藥理功能,使人們食后,既能加強營養的吸收,攝取足夠的熱量,同時,又能達到保健強身,防病治病,延年益壽的目的。這也就是所謂的“藥食同源”或稱之為“飲食療法”(即“食療”)。
在我國廣袤的土地上,食物藥源可以說是隨處可見,上自名貴的山珍海味和珍禽異獸,下至普通的瓜果菜蔬和籽實野菜等等,它們對疾病都有一定的療效。
衍圣公府的廚師們,盡管不一定懂得“藥食同源”和“以膳為補”的道理,但也能注意廣泛地選取原料,制作成工藝復雜、品種繁多的精美菜肴。在飲譽中外的“孑L府菜”中,我們可以看到,廚師們大都選取一些具有保健醫療作用的原料(除熊掌、燕窩外,也用冬瓜、茄子、蘋果、薺菜,等等),或在主要原料中,配加一定的藥物(如拘杞子、苦杏仁,等等)。這樣,既注意菜肴的色、香、味、形,又能起到健身益壽的作用。也可以說,有些菜肴(包括糕點)形是食品,性是藥品,從而收到食物增加營養和藥性防病治病的雙重功效。
上一篇:心的力量 | 下一篇:亙古未有的禍滅十族——一代大儒方孝孺 |